close

散布在全省各地的嚕家人,在自己週遭改變一點點現狀,拼湊在一起,就成了耀眼的橘色版圖。

新聞看太多,你可能覺得政治的口水太多、教育的盲點太多、經濟的利空太多......,看得太多,對未來的期待好像就太少。

不過在大環境的低氣壓中,還是有人拒絕失望,在自己的生活中,以行動改變現狀,要讓小環境更美好。

聯合報最近推出一個專欄,專門報導在全省各地播下希望的故事,有的人在台中縣梨山古老的泰雅部落裏打造「斯拉茂部落孩童圖書室」,送給原鄉孩子一座圖書館;有的以鏡頭記錄台灣生態,希望留下大地美麗的倩影,告訴後代子孫,台灣曾經如此美麗。其實在嚕家,打造台灣希望地圖的工作早已默默展開,馬太鞍新米就是東部後山的一塊地圖。

〈吃新米,幫農民〉
農民收割的心力,要轉幾手才會到消費者手中?從田裡收成的稻米,要過多久才會到您的飯桌上?一般稻米要放置半年到一年左右才出廠,有的還要更久,LU12筱玥和LU10明輝,這對住在花蓮的夫妻,看著當地農民收成的新米,經過層層產銷,農民所得有限,消費者吃到的又是好幾個月後才上市的所謂「新鮮米」。夫妻兩開始發想,是不是可以幫農民賣米,一來協助部落的人將新鮮米直接銷售,可以減少中間的產銷成本、增加農家收入,二來買米的人又可食用到剛收成的新鮮稻米。

有了想法,筱玥開始付諸行動,先向農民說明說明銷售方式,再向農民訂下六百公斤的新米,經過打榖去殼,最後有了四百公斤的成品。於是筱玥又當起訂貨小姐,協助農民處理登記及匯款事項,並發出email給嚕家人,讓有意嚐嚐花蓮當季新鮮米─「馬太鞍新米」的人,在十天內就能吃到新鮮味。結果四百公斤的米,不到十天就全部賣完了,筱玥自己家連一包都沒留住,還有人頻頻詢問,到哪裡可以找到一口新米嚐嚐鮮。

嚕家人不是飯桶,是一個做好事要用搶的團体。

筱玥發起的「吃新米、幫農民」,她謙稱是以門外漢的身份去摸索,是將一個天真的想法變成實際的行動,不過從構思幫助農民、到處理訂單,到嚕家人熱情響應,我們又看到一次快樂做公益的最好例證,也為日後打造希望拼圖奠定基礎。

〈大哥哥,你們何時回來?〉
不只是「吃新米、幫農民」,協會辦了數年的樂山活動,也是希望拼圖中的一塊。每年,樂山活動總是有近百名嚕家人投入,無論平常是高階主管、超級業務、或一家之主,在那一天,大家放棄原有的身份,擔任一天的小隊服,就是只陪孩子們玩、聽他們說話、看他們笑。在那一天,不只孩子們開心,參與的夥伴們,也因分享而快樂。

還有九二一之後的武界,嚕家人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,到武界部落協助重建。那塊「雲的故鄉」招牌,揭示的不只是一個重新出發的山區部落,也揭示了嚕家人散播熱情,關懷社會的心意。

〈讓螢火蟲快樂起飛〉
車隊去年開始推動的「螢火蟲計畫」,同樣是希望版圖。在出遊的過程,看到孩子們因為艱苦的教育環境而感慨,但感慨不能解決問題,所以在快樂出遊中做公益,於是螢火蟲的拼圖出現在南投、宜蘭和花蓮,未來還會越來越多。

所以,發現了嗎?嚕家人已經從週遭生活中,在全省各地灑下快樂公益的種子,一塊塊拼起來,變成一個台灣希望拼圖。除了上述的故事,一定還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嚕家人,在某個角落打造屬於他們的那一塊拼圖。

雖然古諺說「為善不欲人知」,但若不把希望拼圖和別人分享,那麼以上故事裡的新米農民、螢火蟲學生和樂山孩子們,可能一輩子只會得到您一個人的幫助。相反,如果能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,那不僅對方能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幫助,自己也能因著分享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
希望總是在的,只要有人做,有人支持,有人鼓勵。在你的週圍也有一塊希望拼圖等著你去打造嗎?去做吧,也記得分享,做好事不能等的,年紀越大,越會力不從心哦!


嚕啦啦會訊》LU21夢萍/大家來拼圖報導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cia1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